全部新聞 > 媒體關注
2013-01-12 瀏覽量:5492
20年前,王利平接手了一家負債80萬、欠薪半年的空廠子,從此開始了他的“五年計劃”之路。前兩個五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第三個五年,不僅打造了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文具企業,還成功踏入了新興產業的大門;第四個五年,在企業的納米材料制造產業發展成為國內最大、世界第二的同時,廣博集團領軍人王利平來到了宿遷,開始了他的又一個五年計劃。
走進廣博(宿遷)工業園的南區,一個廠房里,文具生產線上的工人們正在熟稔地進行操作,造型別致的刨筆刀快速成型;另一廠房內,自動化設備正在進行文具包裝,機械手揮舞著手臂來回不停地碼垛。2011年5月,王利平將廣博的根基——制造業加工廠轉移到了宿遷。在王利平看來,起點在主業,主業要穩。而宿遷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人文環境優勢可以讓廣博在下一個五年中實現產業橫向的大提升。
“不但我們要把廣博品牌推進,我們也要把產業做一個橫向的提升。因為南區的制造業我們有辦公自動化的生產制造產業,還有裝備機械,包括電器,儀表的一個制造基地。南區要作為一個新的工業制造基地目標邁進。”廣博集團董事長王利平說。
琳瑯滿目的辦公文具令人心生喜愛,各種類別的納米金屬粉末讓遙遠的科技名詞變得親近。比南區的制造業更早投產的是位于廣博(宿遷)工業園北區的新材料產業。在一棟棟標準化無塵車間內,我省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合金粉生產線正式點火;標志著廣博集團實現了研發生產一體化的新能源導電漿料項目順利投產。廣博的宿遷之路不僅帶來了先進的制造業,更將茁壯成長中的新材料產業整體搬遷。王利平說,博遷之路更大程度上就是計劃在做實做穩主業的前提下,開啟廣博產業的蝶變。
“作為我們廣博要在現在新材料產業的基礎上要做大做強,那么在未來的三到五年,我們把新材料產業作為國內最大,世界一流的產業基地,把產業與實際研發營銷有機地結合起來。”王利平說。
初冬時節的廣博(宿遷)工業園,制造業和新材料產業競相發展的勢頭卻依然讓人如沐春風。在工業園的展示廳,王利平把他的每一個五年計劃都濃縮成了一個個產品。從紙張到書本,從簡單到精致,從傳統文具到納米粉末,各式各樣的產品是“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一個個縮影,宿遷元素也成為展示柜中見證廣博歷史的一部分。在王利平新一輪的“五年計劃”里,宿遷就是最核心的一步。而如何與宿遷強強聯合,開辟一條發展新路則是這一個五年的方向。
“我認為我們落戶宿遷是非常對的一個舉措,我相信我們在未來市委市政府,包括當地區里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我們宿遷廣博工業園會更加快的發展。”王利平說。
(摘自西楚網)